夜。

    灯火如龙。

    张庸带着骑兵队伍,连夜赶路。

    大量的火把剧烈燃烧,发出啪啪啪的声音。竹节不断爆开。

    最简单的火把,就是将生竹子破开,往里面塞上破布什么的。然后浸泡汽油。然后点燃。

    稍微技术处理一下,消耗的就是汽油,而不是破布。能坚持很久。

    关键是,有汽油,火焰就很明亮。风吹不灭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么奢侈的火把,也就是张庸才敢用。

    如果是其他部队,用汽油来做火把。绝对会被骂死。汽油多贵啊!

    其他部队,有松香作为火把就很高级了。

    “让一让!”

    “让一让!”

    前头的骑兵大声的吆喝。

    从平江到南昌的北线,需要经过铜鼓县。

    这边都是崇山峻岭,道路崎岖。杜聿明的大部队,是肯定走不了的。

    胡琏估计也让自己的重武器走南面宜春大路。然后自己带着轻装部队走铜鼓。这样速度更快一些。

    “报告!”

    有骑兵从前线折返回来。

    说是追上了十八军的军部。其军长彭善就在前方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张庸于是加速。

    很快,就追上了前面的彭善。

    彭善也是骑马。但是崇山峻岭的,速度也快不起来。

    唯一的作用,就是节省人的体力。

    “专员大人!”

    “彭军长。”

    张庸举手还礼。

    彭善其貌不扬。有点泯然众人矣。

    其实,两人并不是第一次见面。淞沪战役的时候,有过交集。

    当时的彭善,是主力11师的副师长。曾经参加过罗店、大场镇等地的战斗。表现还算可以。

    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行为。以致旁人无法记住他。

    不知道陈诚为什么选中他担任十八军军长。感觉不太行。

    没有锐气。

    没有干劲。

    和年轻气盛的胡琏相比,差很远。

    根据张庸脑海里掌握的资料,这个彭善,人生经历确实乏善可陈。

    估计在陈诚的面前,也不会受宠。

    于是没有过多的交流,继续前行。

    忽然又放慢一点速速。

    却是脑海闪过一个念头。有点模糊的。
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