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间,整条街道宛若沸腾的鼎镬,热浪翻滚,直冲云霄。

    鸿翎急使在距离朱雀门三百步时,勒了勒缰绳,暂缓马速,他深吸了一口气,声嘶力竭的喊道:

    “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臣李靖,露布飞奏,——吐谷浑王城已破,擒酋豪二百余口....”

    鸿翎急使的声音铿锵有力,每一个字都如雷鸣般炸响在朱雀大街上空。

    他的马蹄踏过青石板路,激起阵阵尘土,却掩盖不住身后百姓的欢呼与呐喊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皇城戍卫齐声高呼:

    “天佑吾皇,四海承平——”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一刻钟前,卯时末,皇宫,太极门外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从各自的衙署走出,按照官阶大小依次排列在太极门外的御道上,静候宫门开启。

    突然,立于前列的长孙无忌,微微侧首,目光如冷电般掠过人群尽头。

    紧接着,一群身着奇装异服、举止拘谨而好奇的番邦使臣映入他的眼帘。

    他们或交头接耳,或东张西望,显得与周遭肃穆的氛围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眉头微皱,脸上是毫不掩饰地嫌弃与鄙夷,仿佛在无声地嘲讽这些不懂礼仪的蛮夷之辈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轻咳一声,转而望向鸿胪寺一名官员,肃声道:

    “今日乃是大朝会,那些化外蛮夷行为举止如此轻浮,成何体统?鸿胪寺难道未曾教导过他们礼数吗?”

    那名鸿胪寺官员闻言,连忙躬身行礼,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,惶恐道:

    “下官这就去训诫他们,确保不再有失仪之处。”

    鸿胪寺官员低头应答,声音中透着几分紧张。

    他迅速转身,朝那群番邦使臣走去,朗声道:

    “此乃我大唐皇城,还请诸位使臣,肃静以待,莫要失了体面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再敢喧哗,休怪我大唐律法严明!”

    那些使臣们很想出言反驳,却碍于大唐威仪,不敢造次,只得无奈压下心中的委屈,如同受了气的小媳妇一般,低眉顺眼地在人群末尾。

    这些使臣中有不少人已在鸿胪寺滞留了一年有余。

    今日,他们终于得蒙召见,有幸踏入巍峨宫阙,一睹天可汗的龙颜圣容。

    若因区区琐事而被逐出殿外,不仅个人颜面尽失,更将成为本国的千古罪人,背负骂名,贻笑大方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见那群番邦使臣终于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